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讲话上,习近平对文化自信特别加以阐释,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其语境更为庄严,观点更为鲜明,态度更为坚决,传递出这既是文化理念又是指导思想。文化自信于是成为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四个自信”。作为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思想彰显出鲜明的特性,表现在四个方面:文化传统和价值体系的历史传承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性,人民精神思想的导向性,以及吸引世界目光的文化优越性。理解和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的思想的基本特性,有助于深刻认识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方位及内在逻辑,对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推动当代中国文化“走出去”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习总书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论述的学习,收获很多。文化自信就是礼敬自豪地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家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文化创造力”,“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历史,宏观地看,主题是民族复兴,主线是胜利进步,主流是成绩成功,本质是为了人民。今天,我们之所以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就是因为我们党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有攻坚克难的勇气,也是因为我们党没有丢弃来时的道路。
谈到强大的文化创造力,最近有部电视剧很火的,就是《人民的名义》。通过学习习总书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论述,对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播出理解更加深刻。
在《人民的名义》中多次提到一本小说,叫《万历十五年》。该书开头是这样的:公元1587年,在中国为明万历十五年,论干支则为丁亥,属猪。当日四海升平,全年并无大事可叙,纵是气候有点反常,夏季北京缺雨,五六月间时疫流行,旱情延及山东,南直隶却又因降雨过多而患水,入秋之后山西又有地震,但这种小灾小患,以我国幅员之大,似乎年年在所不免。只要小事未曾酿成大灾,也就无关宏旨。总之,在历史上,万历十五年实为平平淡淡的一年。
虽然万历十五年(1587年),是平平淡淡的一年,到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城,崇祯皇帝自缢于歪脖子树上,明朝灭亡还有57年。初看之下,稍微懂点历史学的人,都会觉得这个情节设计得很荒诞。但确实该书是一本很严肃的历史书,易读但是难精。该书很火,是美国一些高校的教科书,1982年英文版荣获美国国家书卷奖和1983年历史类好书。中文版入选《新周刊》和《书城》“改革开放20年来对中国影响最大的20本书”。
严格说来,《万历十五年》其实也是一本讲腐败的书,只不过它说的不是一个人的腐败,而是一个帝国的腐败。这个看似啥也没发生的一年里,表面上是平静无事的一年,但其实能够从这一年的切片里面看到整个中国历史的问题。这本书虽然讲的是一年的故事,但其实他要讲的是中国失败总记录。这一年看似歌舞升平,实则上通过许多事件又蕴含、预示着大明王朝已经走到尽头。黄仁宇在书中提出了许多尖锐问题,是令后人深思。向读者证明了这样一个问题:腐败是大明王朝的基因里就存在的绝症,它的发病早在万历年间就已经开始了,而且一切反腐手段在当时就证明对其无效。告诉读者:一个国家的兴衰,实在与制度有太大关系。一个国家忽视了法制,终究只能是止步不前。而这止步不前,连张居正、戚继光这样的人都奈何它不得。在明朝止步不前的时候,崛起了新的力量,终于取而代之。
在《人民的名义》中,类似的情节其实也是存在的,比如那个看似百毒不侵的汉东政法委书记高育良,最终被奸商培养的交际花高小凤攻陷。幕后大佬知道高育良喜好明史,遂训练高小凤熟读《万历十五年》,伪装成服务员与之接触。高育良发现高小凤竟然懂明史,便对这名服务员刮目相看,最终“毁”了自己。
在《人民的名义》里,很多人批评它抬高了检察院的地位,过于贬低警察、法院和政府官员。但这也是有积极意义的,如果检察院的监督机制,能建立起一个独立于地方政府系统的监督体系,取消“双重领导”。那直接震慑腐败和懒政这件事,就不需要过于依赖达康书记和沙书记的运筹帷幄了。通过学习,我个人认为《人民的名义》向我们转达这样个信息: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要要通过制度来保障落实,特别是反腐的成果,要通过制度来巩固和保证。如近期连续出台的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等,都是在通过制度反腐,用制定管权,用制度治史,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